首頁 慧淨法師 通俗講演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(下)
以類別搜尋
以關鍵字搜尋
通俗講演
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(下)

  前面提到攝生三願,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,靠阿彌陀佛迴向,他力往生;第十九願則是靠自力,以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別?這樣子的分別對不對?相關的經教理論又是怎麼講的呢?

  我們先來了解第十九願,願文說: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,欲生我國,
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繞,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

  這一個願的內涵,主要有二,一是發菩提心、修諸功德,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,另一個則是臨終之時,阿彌陀佛現前接引。

  阿彌陀佛的本懷,是要十方眾生稱念他的名號,以名號為自己的功德,以稱名為往生的正因,直入報土,快速成佛。然而,並不是所有的眾生對阿彌陀佛的悲切意願都能理解,縱然不能理解,阿彌陀佛也不放棄,仍要救度,因此必須要有第十九願,這是阿彌陀佛悲心的展露,是一種善巧方便。

  大乘佛法的修行人,都得發菩提心,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如果沒有菩提心,所修的一切善法,即是魔業。然而,發菩提心也好,修諸功德也好,本來和阿彌陀佛是沒有絕對關係的,可是因為他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,所以就和阿彌陀佛有關係了,阿彌陀佛誓願在他臨終的時候,現前迎接他,這就是第十九願。

  那麼,第十九願和第十八願有何差別呢?簡單地說,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隨自意而發的;第十九願則是隨他意,也就是隨眾生的根機而發。

  眾生的根機各個不同,所發的菩提心的真假、深淺,以及所修功德的多寡、大小,也都不一樣。所謂三輩、九品,約而言之是三輩,展開便是九品,再展開就是八十一品,若再展開,那就是無量品。雖然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,但是不管上智下愚、出家在家、聖人凡夫、善人惡人,只要專一念佛的話,那就平等而無差別了。

  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是「機法一體」的,「機」指的就是我們念佛的人,「法」就是阿彌陀佛本身。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,因為我們心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而阿彌陀佛的心心念念也都在念著我們,我們的心中有佛,佛的心中有我們,一體不離、一體不二。

  《觀無量壽經》說:

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
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

  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進入念佛人的心中;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無礙的光明,對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,從現在到臨終,以至於命終之時,現前接引往生成佛,不管眾生根機如何,都一概不嫌棄,也一刻不捨離,念佛人和阿彌陀佛就是這一種關係。

  這一種關係,也有一個名詞,叫做「色心功德,機法一體」,「色」指的是我們的身體,「心」就是我們的內心。意思是說,念佛人的身心,和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是一體不離的,不但心中領納了阿彌陀佛的功德,同時色身又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保護。

  若就第十八願來講的話,這樣的關係,叫做「往生正覺,機法一體」,我們念佛人的往生,和阿彌陀佛的成佛,是結合在一體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阿彌陀佛說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我不能讓你往生的話,我就不成佛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往生,靠他的成佛;而他的成佛,靠能不能使我們往生,所以,阿彌陀佛的成佛,和我們的往生是綁在一起的。

  如果靠自力修行成佛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阿彌陀佛為了要讓我們橫超三祇,得以往生不退成佛,勢必要把他所有的功德都迴向給我們,讓我們能夠消除無量劫的生死之罪,且具足成佛的功德,使我們能夠往生成佛,否則他還要再繼續修行,修到十方眾生都能往生成佛為止,他才能成佛,否則不取正覺。

  再者,我們心中想佛,佛就知道,口中念佛,佛就聽到,我們身體拜佛,佛就看到,阿彌陀佛與念佛人,彼此三業不相捨離,這就是「彼此三業,機法一體」。

  此外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名號也是機法一體,「南無」是指我們眾生的歸命、願生,而「阿彌陀佛」則是萬德洪名,具足消除我們無量劫生死之罪的功德,具足讓我們往生極樂、快速成佛的功德,所以「南無」的我們,和「阿彌陀佛」的佛,也是「六字名號,機法一體」。

  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,和阿彌陀佛是一體的;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,就不是了,因為必須靠自己發菩提心、修諸功德。從根本上來講,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,其所發菩提心、所修之功德,沒有三輪體空,所以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,也就是說,一切所修,都還是雜毒之善、有漏之行,儘管如此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還是發願臨終現前接引他往生。

  阿彌陀佛說,你如果不直接念佛,那就把你所修的這一些功德,迴向往生吧!因為有的人認為,要往生極樂世界,沒有足夠的功德怎麼能往生呢?又或者認為,單單念佛怎麼能往生呢?所以第十九願的眾生,修行是靠自力,由於根機千差萬別,因此就有分三輩、九品;而第十八願的眾生,往生是靠他力,所以只有一個根機,就是念佛。

  善導大師對於第十九願、以及對於三輩是怎麼解釋的呢?他說:

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,有上中下,隨其根性,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,
其人命欲終時,佛與聖眾自來迎接,盡得往生。

  大意是說,世尊所說的三輩,就是在解釋第十九願,三輩之中,有發菩提心出家的上輩,有發了菩提心但不能出家的中輩、下輩,雖然上中下三輩根機不同、行持有別,但隨其根性,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,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就歸入第十八願了;相反地,如果不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那就是第十九願的根機,佛的目的,就是要引導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歸入第十八願。

  然而,這並不表示說,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沒有菩提心,甚至是否定菩提心,或者說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不講修行,甚至排斥修行,不是這樣。願生心就是淨土門的菩提心,因為他內心很清楚,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,還繼續在娑婆世界輪迴,一定會在某一世失去人身,失去人身就退轉了,況且現在所發的菩提心也不真,只有往生極樂世界,快速成佛,菩提心、菩薩行才能夠圓滿。

  所以說,願生心就是淨土門的菩提心,這一句名號就是萬德洪名,所有六度萬行,這一句名號,沒有不具足的。更何況,我們是一個念佛人,也就是一個學佛的人,學佛的人不管有沒有受持五戒,會去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嗎?當然不會!若是逢緣遇境、業力來了也許會受業力牽引而偶有違犯,可是他的內心清清楚楚,曉得他有心無力,他是有懺悔心的,因此他才通身靠倒在這一句名號上,他才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。

  其實,不論在家、出家,不管是五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或菩薩戒等,三聚淨戒七聚毗尼,我們都持不清淨的,這樣的話,談何修行呢?所以只有往生極樂世界,靠阿彌陀佛的救度,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圓滿佛果。換句話說,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,不是沒有菩提心,不是排斥修諸功德,而是徹底瞭解自己的根機,同時也明確地相信彌陀的救度。

  《大經》第十八願成就偈說,

其佛本願力,聞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國,自致不退轉。

  這一段成就偈,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。

  「其佛」,指的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是什麼呢?下面就有解釋,「聞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國,自致不退轉」,這就是阿彌陀佛根本願的力量、根本願的功能,聞名欲往生的話,就通通到極樂世界,而且現在就自自然然地進入不退轉。那麼,四十八願當中,合乎「其佛本願力,聞名欲往生」的願,是哪一願呢?就是第十八願,不是第十九願,也不是第二十願。

  「聞名」的聞,涵蓋著信,有相信的聞才是完整的聞,也就是聞具足,如果聞了還有疑惑,那就是還沒有完整地聽聞。所以,這個「聞名」含有相信,相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具有萬德的功能,聽到了的話,肯定會憶佛、念佛。所以,這個「聞名」也涵蓋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、乃至一念、乃至一輩子的念佛。

  換句話說,聽聞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一句名號而欲往生,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說「欲生我國」,站在我們的立場說「願生彼國」,這樣的話,無論是出家在家、聖人凡夫、善人惡人、會修行不會修行、心清淨不清淨、根機高根機低,通通都能夠到極樂世界去,而且自自然然就能達到一生補處,雖然現在還沒有往生,現在就預先擁有那個身分了。

  為什麼呢?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,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,所以才有這一種本願的力量、功能,否則就沒有。根據釋迦牟尼對「本願」的解釋,也就是第十八願成就偈,我們可以得知,第十八願就是「本願」。

  第十八願主要在講什麼呢?講專念彌陀名號得生,所以我們淨土宗的特色「本願稱名,凡夫入報」,意思就是說,我們現在還是凡夫,並沒有斷除貪瞋癡,可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,稱名念佛,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。

  許多人講到極樂世界,都常引用天台宗智者大師在《維摩詰經》裡面所分判的四土來說明,把淨土區分成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、常寂光土,並將極樂世界判為凡聖同居土,這一種分判是完全錯誤的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裡面,就舉出其他大德所解釋有關淨土法門的種種錯誤,大家如果看《觀經四帖疏》的玄義分,就能夠瞭解,極樂世界不是什麼四土,極樂世界就只有報土一個。

  當然,報土和常寂光土是一體的兩面,常寂光土屬於理性的,無所謂土不土,因為它無形無相,如果有土的話,那就是報土,佛的境界就是報土。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修行,成佛之後,當然就有果報土,這個果報土就是報土。所以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玄義分裡面,就引用《大乘同性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等大乘經典,來證明阿彌陀佛是報佛,而我們往生的極樂世界,自然就是報土。

  一般來講,報土是佛的境界,必須是初地以上的菩薩,也就是破一分無明、證一分法性的法身大士,才能夠進入,而我們是煩惱熾盛、業障深重的凡夫,不但一分無明沒破,見思二惑也沒有斷,甚至連降伏都沒有,卻也能夠進入報土,如果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,我們怎麼能夠去呢?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有這種力量、功能,否則他五劫思惟、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,就都沒有意義了。

  所以說,我們淨土宗的特色「本願稱名,凡夫入報」,這個本願不是我們凡夫的願,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,我們只要稱名,就合乎他的根本願,就合乎第十八願成就偈,就可以「皆悉到彼國,自致不退轉」。換句話說,我們淨土宗的特色,除了「本願稱名,凡夫入報」之外,而且還是「平生業成,現生不退」。

  這些教理,在第十八願成就文、第十八願成就偈,都已經清清楚楚地顯示出來了,如果不是專一研究淨土法門,就沒有辦法了解,做不出這樣的分判,尤其是以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門的話,那就通通錯了。聖道門和淨土門有各自的教理範疇,彼此不應混雜,如果混淆了,那聖道門就已不是純正的聖道,淨土門也不成淨土了。

  所以,善導大師為什麼要楷定古今,將淨土宗獨立出來呢?目的就是要清晰地去劃分、明辨什麼是聖道門、什麼是淨土門?什麼是自力難行道、什麼是他力易行道?經此劃分,我們才能一眼看出這就是淨土之道,才能容易地、輕鬆地、安穩地走在淨土之道上。相反地,如果沒有劃分清楚,模模糊糊的,那就看不清楚淨土之道,一旦淨土門被聖道門摻雜了,原本靠他力變成靠自力,易行道就會變成難行道了。

  因此,學習淨土法門的人,首先要曉得,淨土門有淨土門的教理範疇,聖道門有聖道門的教理範疇,彼此是不一樣的。如果以天台解釋淨土、以華嚴解釋淨土、以禪宗解釋淨土,那就摻雜了,不純了。換句話說,淨土門有其特殊的涵義,要解釋淨土門的話,就必須專依淨土的教理,專以淨土的教理來解釋淨土的經論,這樣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,才是真正的淨土宗。

  淨土宗是有傳承的,什麼傳承呢?在哪裡?在於龍樹菩薩的《易行品》、天親菩薩的《往生論》、曇鸞大師的《往生論註》和《讚阿彌陀佛偈》、以及道綽大師的《安樂集》,最後由相傳是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集其大成,寫出了《觀經四帖疏》等五部九卷,創設了淨土宗,因此淨土宗的教理架構、淨土宗的理論、淨土宗的行儀,才完全獨立出來。

  所以學習淨土法門的人,要瞭解有這個法脈,然後專一深入,這樣的話,所學的就是純粹的淨土法門,否則就有所摻雜,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了。就像我們引用的這些經論、法語,都很純粹,都不摻雜其他宗派的教理和思想在裡面。

  接下來,《大經》流通文說:

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踊躍,乃至一念,
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。

  這段經文總共三十二個字,和第十八願及第十八願的成就文,文字差不多,內涵也一樣,只不過第十八願的願文和成就文,沒有說出「乃至一念」的念佛具有什麼樣的利益和功德,雖然成就文有說「即得往生住不退轉」,但到了流通分才說出「為得大利無上功德」。

  這一段經文,因為涵蓋多義,所以名稱也有多種。首先,稱為「《大經》流通文」,是因為每部經到了最後,都會把它的核心交代給當機眾,要他流傳下去,所以叫做那一部經的流通文。

  其次,這一段經文又叫做「彌勒菩薩付囑文」,因為釋迦牟尼佛交代當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,要把念佛法門代代相傳,不使斷絕,不使消滅,所以又叫做「彌勒菩薩付囑文」。

  再者,這一段經文也叫做「念佛流通文」,因為它是《大經》的流通文,而《大經》主要在講四十八大願,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是第十八願,第十八願就是在講念佛,所以也叫做「念佛流通文」。

  同時,這一段經文也叫做「念佛利益文」,因為它講出「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」的念佛,當下「為得大利」,得到什麼大的利益呢?接下來就解釋了,「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」,所以這一段經文,也就叫做「念佛利益文」。

  這裡所說的「無上功德」,指的是成佛的功德,成佛即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所以沒有大,也沒有小,「為得大利」的大,其實是一種超越、圓滿的意思。換句話說,釋迦牟尼佛等同在為我們授記,說「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」的念佛人,縱然還有煩惱的身心,但是已經圓滿成佛的功德了。

  從這一段經文可以得知,四十八大願雖然有講到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、修諸功德,以及第二十願的植諸德本,可是到了流通的時候,並沒有流通第十九願、第二十願,而是流通第十八願,況且佛陀所講的本願力,指的就是第十八願。因此,可以這麼說,第十八願的念佛,及其所講的這一句名號,是貫串整個四十八願的,同時也貫串了整部《無量壽經》,甚至貫串了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。

  所以,曇鸞大師就說,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所講的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,以及在祇樹給孤獨園所講的《阿彌陀經》,通通以名號為體,意思就是說,這三部經都是在講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都在講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廣度眾生。

  而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?他說「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,這就奇怪了,四十八願每一願有不同的願名,有不同的文字,有不同的內容,為何善導大師會這麼說,四十八願唯獨在說明專念彌陀名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呢?

  其實,善導大師這麼解釋並不奇怪,因為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目的,就是為了讓我們往生成佛,而其方法就是第十八願的念佛,如果把第十八願拿掉的話,其他的願就沒有作用了,極樂世界、阿彌陀佛也都沒有作用了,因為沒有了能救度十方眾生的簡易念佛方法,縱然還有第十九願,但第十九願是難行道,大家卻不一定做得到。

  所以說,雖然願文有四十八,彼此內容不同、願名不同、文字不同,但其實每一願都相同、文字都相同、意義都相同,相同在什麼地方呢?就是唯獨在說明專一稱念彌陀名號,就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。阿彌陀佛是以他的名號來救度眾生的,是故眾生只要稱念他的名號,必定往生、決定往生、百分之百往生。

  再來,《莊嚴經》也說:

我若成正覺,立名無量壽,眾生聞此號,俱來我剎中,
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圓滿,亦以大悲心,利益諸群品。

  《莊嚴經》和《無量壽經》的內容一樣,只是翻譯的人、翻譯的時代不一樣,這叫做「同經異譯」,或是「同本異譯」,其完整的名稱是《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。

  《莊嚴經》講到「我若成正覺」,這一個「我」,是指法藏菩薩,他不成正覺、不成佛便罷了,如果成佛的話,他要「立名無量壽」,名字要叫做無量壽。無量壽涵蓋無量光,無量壽表示時間,所謂「豎窮三際」,無量光表示空間,所謂「橫遍十方」,以這豎窮三際、橫遍十方的無量光壽,來包含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
  「眾生聞此號,俱來我剎中」,這句經文和第十八願成就偈、成就文,幾乎一樣,成就文說,「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」,成就偈說,「聞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國」,意思都是在說,十方眾生只要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,就通通能夠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世界,而且往生極樂世界之後,就和阿彌陀佛一樣,光壽無量。

  所以經文接下來就說,「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圓滿」,往生極樂世界之後,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紫磨金身,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相、無量好、無量的光明,沒有缺陷,沒有差別,所以是「悉圓滿」。又說,「亦以大悲心,利益諸群品」,也和阿彌陀佛一樣,發大悲心救度十方眾生。

  前面說過,學佛的人要具有出離心,出離心是邁向解脫的出發點,而最終的目的就是成佛。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,就是為了讓十方眾生都能成佛,然而所講的法那麼多,能夠讓十方眾生皆能成佛的,就只有淨土法門,其他的法門則都不容易,都是難行道,

  龍樹菩薩在《易行品》就說:

佛法有無量門,如世間道,有難有易,
陸道步行則苦,水道乘船則樂。

  這裡所講的易行道是指什麼呢?指的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,核心在講這個,《易行品》之中,對於第十八願講得比較透徹、比較清楚、讚歎的偈語也最多。

  古代的交通,主要分為陸路和水路,陸路艱辛,而且險阻重重,所耗費的時間也比較久,如果是走水路,那就相對輕鬆、快速、又安全。龍樹菩薩把無量的修行法門歸納為難行道、易行道兩種,難行道是靠自力,易行道是靠他力,靠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,靠自力困難,如同陸路步行則苦,靠他力就容易,恰如水路乘船則樂。

  可以這麼比喻,從此岸要到彼岸,如果距離遙遠,連世界游泳冠軍也到不了,何況是不會游泳的旱鴨子,然而如果坐船的話,不但世界游泳冠軍到得了,就連不會游泳的旱鴨子,也能夠輕鬆地到達彼岸。

  現在,我們從娑婆世界的此岸,要到極樂世界的彼岸,有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可搭乘,只要你願意上船,就在那一刻,你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人了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這一艘大船不會迂迴轉向,一定能夠安穩地、直捷地、快速地、輕鬆地到達彼岸。而且,不管是皇帝也好、乞丐也好、游泳冠軍也好、旱鴨子也好,一律平等,只要上了船,通通都能迅速順利到達彼岸。

  到了彼岸之後,皇帝卸下皇帝的身分,佛性出現,乞丐卸下乞丐的身分,佛性出現,游泳的冠軍和旱鴨子也都卸下了他們的身分,佛性出現。這就好比這裡黑暗很深,可是一到極樂世界,遇到了光明,黑暗當下就不存在了。佛性是平等的,到了極樂世界,佛性現前,這就表示念佛使所有的根機平等,不管聖人凡夫、出家在家、善人惡人、心清凈不清淨、會不會修行,只要你念佛,根機就平等;若不念佛,根機就千差萬別不平等。

  我們有給大家《彌陀願心的根源》這一本書,希望大家利用時間看一遍,就能明白什麼是淨宗根源,也能瞭解什麼是念佛三昧。

  首先,什麼是念佛三昧呢?本來三昧是禪定、寂靜的境界,要達到這樣的境界,必須要有入定的功夫,要降伏妄想雜念,要有清淨心,可是只要念佛,本身就是三昧,為什麼?因為這一句佛號,具足了六度萬行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完全無缺,那豈不是我們只要念佛,當下就等同兼含了禪定的功德、功能,所以念佛的本身,即可稱為三昧。

  也就是說,雖然我們開口念佛,心中散亂,可是所念的這句佛號,是萬德洪名,本身即具有禪定、寂靜的功能。再者,這句名號是法界身,法界常寂常照,常在寂靜涅槃當中,同時又能起般若觀照,因此,只要專稱彌陀佛名,禪定、般若的功能都在裡面了,所以念佛本身就是三昧。

  如果不是念佛的話,那就必須要靠自己的功夫坐禪入定,即使像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講的十三種定觀,如果沒有息慮凝心,沒有降伏妄想雜念的話,那就觀想不來;打坐入定或許可以觀想,但是出定之後就沒有了,因為那是靠自力的,不但觀想者本身,還是煩惱具足的凡夫,不是超凡入聖的聖者,而且所觀想的功德,也沒有佛號來得大、來得圓滿。所以,最簡捷穩當的方法,還是念佛。

  最後,《彌陀願心的根源》這一本書的第七十七頁,有一首偈,我們一起來溫習:

假使身止,諸苦毒中,我行精進,忍終不悔。

  大意是說,即使我身陷無間地獄等苦毒之中,我的願心也決定不退,永遠精進、安忍順受、無怨無悔,直到所願成就。

  此偈表露出法藏菩薩悲心無盡、願力弘廣,一心一意為了救度眾生,發願修行,難捨能捨、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絕不退縮地要去達成,不管有多麼艱苦,他這樣的願心,都不會被打敗、挫折而退轉,反而更加堅忍、無所畏懼、勇往直前,這一偈,不只撼動人心,更是驚天地、泣鬼神。

  有關這首偈,《無量壽如來會》翻譯說:

縱沉無間諸地獄,如是願心終不退。

  《莊嚴經》則翻譯:

願我精進恆決定,常運慈心拔有情,度盡阿鼻苦眾生,所發弘誓永不斷。

  三部同本異譯《無量壽經》的這三段偈語,充分顯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,也是救贖的法門。

  佛教以慈悲為宗,目的在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,而最能夠徹底體現這種精神的,就是淨土宗。阿彌陀佛以「縱沉無間諸地獄」、「度盡阿鼻苦眾生」為願,所以佛教也就是救贖的宗教。救贖是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所在,也是佛教大慈大悲的最高表現,佛教若無救贖,或者不講救贖,那麼佛教就不是真正大慈大悲,而十方罪苦眾生則永在輪迴。

  因此,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的菩薩,首先要發四弘誓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而已墮地獄、或者將墮地獄的眾生,若不予以救贖,怎能令其脫離地獄之苦?怎能圓滿菩提呢?《華嚴經》就說:

我為救度一切眾生,發菩提心。
我當於彼諸惡道中,代諸眾生受種種苦,令其解脫。
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,令其得出無量生死。
我寧獨受如是眾苦,不令眾生墮於地獄。
以身為質,救贖一切惡道眾生,令得解脫。

  一代教中,類似的經文很多,《大智度論》亦說:

是菩薩弘大之心,深愛眾生,若有代理,必代不疑。
復次,菩薩見人間有天祠,用人肉血五臟祀羅剎鬼,有人代者則聽。
菩薩作是念,地獄中若當有如是代理,我必當代。

  如今,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,就已為我們發了「假使身止諸苦毒中」、「縱沉無間諸地獄」、「度盡阿鼻苦眾生」的超世無上大願,可知兆載永劫以來,阿彌陀佛代眾生受苦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何處不經?何苦不歷?阿彌陀佛的心,是至極無盡的大悲,不論我們再怎樣罪業深重,都不會超過阿鼻地獄的業,既然阿鼻地獄的眾生,都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了,那麼還有誰會被遺漏呢?

  因此,可以這麼說,阿彌陀佛的超世無上大願是為我而發的,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就是我,而這個「我」,就是指十方世界中的每一位眾生。如果我們細細地去思維法藏菩薩的這首「讚佛偈」,我們會非常感動,甚至會痛哭流涕,如同孩子體會到母親對他無條件地深愛那般,涕淚交零。

  所謂《彌陀願心的根源》,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的「讚佛偈」,總共有二十偈,每一偈四句,是法藏菩薩對世自在王佛的讚歎,在讚歎佛的同時,也表露他的願心。菩薩發願,要以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為職志,在《無量壽經》這首「讚佛偈」中,上求與下化這兩項渾然一體。也就是說,法藏菩薩上求佛道,不單是為自己,完全是為了下化眾生,拜讀之下,我們應衷心歡喜,信受法藏菩薩深廣的大悲願力。

  我們知道,淨土宗的根源來自四十八大願,在四十八大願之前,有這首「讚佛偈」,闡述阿彌陀佛發願的動機,而在四十八大願之後,也有「三誓偈」,作為四十八大願的結論。

  首先,偈文說:

我建超世願,必至無上道,斯願不滿足,誓不成等覺。

  大意是說,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。其次,偈文說:

我於無量劫,不為大施主,普濟諸貧苦,誓不成等覺。

  意思就是說,四十八大願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的,尤其是第十八願,所以說「普濟諸貧苦」,貧苦是指沒有智慧、沒有福報、輪迴的眾生。

  最後,第三個誓偈說:

我至成佛道,名聲超十方,究竟有不聞,誓不成等覺。

  整個四十八大願,歸結為一句名號,所有成佛的功德,就在名號當中,所以說「我至成佛道,名聲超十方」,為什麼名聲要超十方呢?就是要使十方眾生都能夠聽聞這句名號、稱念這句名號,現生受阿彌陀佛的保護,臨終讓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成佛。

  由於時間的關係,這節課就講到這裡,謝謝大家,南無阿彌陀佛!

 

(2017年7月8日講於圓光佛研所)

 


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

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
電話:02-27624922
email : theamitabha18@gmail.com      

 

  

 


淨土宗特色
本願稱名  凡夫入報
平生業成  現生不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