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慧淨法師 經典部分 《觀經》大意、宗體、隱顯、廢立
以類別搜尋
以關鍵字搜尋
經典部分
《觀經》大意、宗體、隱顯、廢立
 

一、《觀經》大意

  大意即是大略、大概要意,是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大概的敘述,是粗略、簡單勾勒出文章內容想表達的意涵,大概要意。

  大意如古德說:「囊括始終,冠戴初後」,就是總括一經的始終,統一其前後的一種要領。

  《觀經》的大意:依善導大師的《玄義分》,《觀經》是釋尊開要門,調熟聖道門定散諸機類,使歸入他力念佛為大意。要門就是聖道門自力難行的定、散二善,此二善是進入淨土門他力易行的念佛之教的重要之門,故言要門。亦即《觀經》是釋尊權說定善十三觀、散善三觀的自力之教,暫引聖道自力的人,調熟之後,再導入唯一的念佛門。

  釋尊《觀經》開要門,調熟定散諸機類;正雜二行為方便,導歸念佛正定業。

 

二、《觀經》宗體(觀經二宗,一經二宗)

  一切諸經各有宗體,古來講說經文的慣例,先論大意,再論定「經宗」與「經體」,這樣才能瞭解一經的根本義。前一節可說是就《觀經》大意的闡述,所以現在要簡略討論《觀經》的「經宗」與「經體」,在這之前,要先瞭解「經宗」與「經體」的字義。

  經宗之「宗」:主也,要也,旨也,宗致,宗旨;獨尊,如國無二王。就是一經所說的法門義理之中,最為重要的,亦即是一經所說教法的中心點。

  蕅益大師《彌陀要解》說:「宗是修行要徑,會體樞機,而萬行之綱領也,提綱則眾目張,挈領則襟袖至。」簡而言之,宗是法門的綱領、最重要的修行方法

  經體之「體」:質,體質、本質、主質。一部之旨歸,眾義之都會,宗歸趨之處,一經所說的法門歸著之處。如眾星拱北斗,萬流宗大海。

  《觀經》宗體諸師異解,慧遠大師說:此經觀佛三昧為宗。智者大師說:此經心觀為宗,實相為體。善導大師《玄義分》說:「今此《觀經》即以觀佛三昧為宗,亦以念佛三昧為宗;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。」這是善導大師初步解釋《觀經》有二宗一體的涵義。

  先論此經之宗:經宗意味著一經最為主要之處,若一經並存同格之宗,就等於承認一國有二君,於經典解釋上甚為不統一。然善導大師之二宗說,是在於區別《觀經》的說相(顯)和說意(隱),從表面的說相而言是觀佛三昧為宗,從裡面的說意而言,即是念佛三昧為宗。可說從一經兩面所看之經典解釋上的卓見之說。

  可知《觀經》有隱、顯二義:「顯」義(文面上的說相)只說定散二善,故從「顯」看,是以觀佛三昧為宗;「隱」義(文面內的說意)則含有他力的念佛之義,故從「隱」看,是以念佛三昧為宗,所以《觀經》有隱顯兩宗。

  觀佛三昧就是統一心思,觀念佛的相好莊嚴;念佛三昧就是心向彌陀一佛,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,一心稱名念佛。

  《觀經》一部,從「顯義」的文面來看,是說十六觀法,此十六觀法,約而言之是「觀極樂國土、無量壽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」(《觀經》流通分),觀彌陀淨土之依正二報;更簡要的說是「觀無量壽佛」。故,初步從顯義的文面來看,此經的中心點可說是觀無量壽佛,亦即觀佛三昧。

  但,更深一層從「隱義」的文意來看,以第七華座觀的「住立空中」之文,第九真身觀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之文,及下三品的「稱名」等之文推究,此經很清楚地只說「念佛三昧」為其核心。

  即以隱取之,《觀無量壽經》之觀,為觀佛本願之觀。則觀者信也,如《淨土論》「觀佛本願力」之「觀信」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攝受我。

  一文兩義,是為隱顯。顯則觀佛為宗,隱則念佛為宗。「亦」字示其體,別觀佛之外有念佛,故點出「亦」之一字。

  次論此經之體:經體在於「一心迴願往生淨土」。為什麼?不論觀佛三昧或念佛三昧,其目的都是為了一心迴願往生淨土。所以此一心迴願往生淨土是《觀經》一部所說的法門歸著之處。

  法然上人也說:「三經俱選念佛為宗致。」

  可知,此經以念佛為宗,往生淨土為體。攝機之行念佛為先,念佛所成在往生益。

 

三、廢立與隱顯

  例如這裡有甲乙二物,要說明其中一種物品之優秀時,大約有三種說明方法:直接法,比較法,反顯法。

一、直接法:甲物最好,是直接讚美甲。

二、比較法(廢立,外顯):乙物不好,甲物最好,是跟乙比較來讚美甲。

三、反顯法(隱顯,內密):乙物也不錯,表面雖然讚美乙,但暗地裡實際讚美甲。
 

  淨土三經根本精神,在於讚歎彌陀名號救度,勸人信受念佛。然釋尊說法有此三種:

一、最初只讚歎他力念佛的信仰,以直接法說明。

二、將自力萬行與他力念佛比較,貶捨自力萬行而取他力念佛,以比較法說明。

三、雖讚歎自力萬行或自力念佛的信仰,但暗中讚歎他力念佛的信仰,以反顯法說明。

 

  第二比較法名為「廢立」,第三反顯法名為「隱顯」。所謂「廢立」就是以萬行與念佛做比較,廢捨低劣的萬行,以建立殊勝的念佛;而「隱顯」就是在表面上(顯)雖然說自力萬行或自力念佛的功德,但在裡面(隱)卻讚歎他力念佛的功德最勝。換句話說,廢立是以「外顯」去比較二法,而隱顯是以「內密」去比較二法。

  若甲乙二物比較其中之優劣,而說「乙也不錯」,這是反顯法,名為隱顯。這種說法似乎任何方面都不傷害,和諧穩妥的說法。但,「甲最好」,反而不知,而模糊的選擇乙。

  若是「乙不行,甲最好」,這是比較法,名為廢立。嚴謹明確,不會誤聽。

  人生之大事,是六道生死輪迴之苦;人生之目的,是往生淨土證悟佛果。

  淨土宗是解決人生之大事,完成人生之目的的宗派,因此說法始終必須直白明確,不可模糊不清,也不可模稜兩可。若是曖昧不清,模稜兩可,則喪失解脫成佛的大事與目的。

  因此,淨土宗的弘傳,始終排除一切妥協,徹頭徹尾揚棄不純之物,以無比嚴謹的廢立,徹露唯一的真實。

  創立一宗,必須判教,確立大小權實頓漸,並作取捨廢立。廢立,全稱「廢權立實」。權是方便、權假,實是真實、究竟。這是天臺智者大師依《法華經》所立。

  廢權立實,亦即從假入真有三個過程,名為「施、開、廢」三義,用蓮花比喻,即:

  一、為蓮故華,比喻為實施權;二、花開蓮現,比喻開權顯實;三、花落蓮成,比喻廢權立實。

  權是為實鋪路,是階段性的作用,最後必須昇華(廢捨)而立實。此之廢捨乃是昇華之意,並非貶義。《觀經》正是以「施開廢」三義顯明真實。

 

四、《觀經》廢立

  淨土宗有三重廢立:內外廢立,聖淨廢立,真假廢立(要弘、正雜、助正)。

  按《觀經》「正宗分」,並說觀佛、念佛,而「流通分付囑文」則說︰

汝好持是語,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

  此是廢觀立念(廢諸行立念佛)之義,若釋尊之意在念、觀並存,則不可不更付囑觀佛;而其語如此,佛意非既廢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?

  而善導大師廢觀佛取念佛之意,躍然於「付囑文」的解釋,其科判說︰「正明付囑彌陀名號,流通遐代。」其解釋說:「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,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。」一正一反,本意躍然。

  以第十八願為弘願,以定散為要門,定散非本願,單念佛為弘願,善導之釋,皎然如日星,照人顏色。

  這是「廢立」之義,斷定「定散諸行為廢而說,只有念佛為立而說。」

  善導大師〈散善義〉說︰「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又於《往生禮讚》說︰「專修專念,百即百生;雜行雜修,千中三五。」皆「廢立」之義。


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

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
電話:02-27624922
email : theamitabha18@gmail.com      

 

  

 


淨土宗特色
本願稱名  凡夫入報
平生業成  現生不退